真空管式爐的使用方法與原理-優云譜 ←點擊前方鏈接進行詳細了解
真空管式爐是一種在高溫氣氛環境下進行材料加熱處理的實驗設備,常用于高校、科研機構和工業實驗室的氣氛燒結、氣氛還原、CVD實驗和真空退火等工藝。其結構緊湊、溫控精準、安全可靠,是進行熱處理實驗的重要工具。
一、工作原理
真空管式爐通過加熱元件(如硅鉬棒、電阻絲等)對爐管進行加熱,并在封閉環境中引入特定氣體或抽真空,營造出穩定的熱場與氣氛環境。爐膛內材料在高溫下與氣體反應或實現物理轉變,從而達到燒結、退火、還原等目的。控溫系統通過熱電偶檢測溫度變化并調節電流,實現精確加熱與智能溫控。
二、使用方法
1、準備階段
將樣品放入坩堝或承燒舟中,安置于爐管中部;關閉密封法蘭,確保氣密性;根據實驗需要連接氣體管路或真空泵。
2、通氣或抽真空
根據實驗要求調節針閥,注入惰性氣體(如氬氣、氮氣)或抽取真空。設定適當壓力或氣氛濃度,確保安全穩定的處理環境。
3、設定參數
通過智能控溫儀表設置升溫速率、目標溫度、保溫時間等參數。真空管式爐支持多段編程與自動升降溫功能。
4、加熱過程
啟動加熱程序,設備將自動按照設定曲線升溫。爐殼外部采用雙層風冷設計,即使在高溫工作狀態下也保持表面低溫,提升操作安全性。
5、冷卻與出樣
完成加熱后自動降溫。待溫度降至安全范圍后,斷電取出樣品,記錄實驗數據。
三、技術特點與優勢
爐膛采用高純氧化鋁纖維,保溫性能好,節能效果可達老式電爐60%以上;
加熱方式為雙面均勻加熱,控溫精度高達±1℃;
可通入多種惰性或反應性氣體,具備完善的氣路與密封結構;
安全功能齊全,包括超溫報警、漏電保護、斷偶保護等。
四、總結
真空管式爐集精準控溫、氣氛調節與安全結構于一體,是實現高溫材料研究與處理的重要設備。在實際應用中,用戶需根據實驗目標合理選擇氣體種類與溫控參數,規范操作以確保實驗安全與結果可靠。